我相信,一本好书是值得反复阅读品鉴的。今天读完了《月亮与六便士》,想着应该写点什么,毕竟这是我时隔好久完整地读完一本书了。

对于很难坚持阅读的我来说,这一刻是有重要意义的。这意味着我过去很多年在阅读上的心结打开了,也宣告着以后我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与行动去拥抱阅读这件事。曾经有多少次的心血来潮,买了一本本书;曾经又有多少次下定决心,从读书笔记开始,庄严的进入阅读的殿堂;多少次拿起kindle,又多少次把它丢在宿舍的某个角落很久……

有多少次的坚持,就有多少次的放弃。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探索着适合我的阅读方式,憧憬着像某位大师饱读群书,挥笔如有神。到头来发现,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我的这颗心,我为什么要阅读。

以前阅读的目的很功利,想着读完一本书,自己的文笔就能有质的提升。看完一篇文章,就记录下里面的精彩句子,写上自己的收获与感悟。读每一句的时候都在揣摩文字背后的深意,学习遣词造句的技巧。可是,这样的阅读方式,太累了!坚持不了多久就放弃了,到头来发现不仅没有多少收获,反而因阅读这件事耗费了大量的精力。

如果阅读的过程如此的让人不堪其负,这不是阅读最初该有的模样!

说到这,暂且把对阅读的思考放一放,回到《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

当翻到书的最后一页的时候,我有些茫然,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是一种意犹未尽?是期待着有更加传奇,震撼人心的事情发生?还是觉得自己没有完全读懂这本书?都有一点!在我们普通人看来斯特里克兰的人生是有传奇色彩的,这种传奇不是我们能够复刻但也远非不可触及的。如今在影视圈泛滥的一些修仙玄幻题材的作品讲诉的故事引人入胜,但观众也只是看着开心罢了,不会有人去效仿或者思考其背后的逻辑。但斯特里克兰的故事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啊!任何一个现实中的人看到这样的故事,大抵上不会没有思考,不会不想去了解这样的人活着的逻辑吧。

关于斯特里克兰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我可以用很简短的一段话来概括:一个家庭美满,事业成功的证券经纪人,一夜之间抛弃一切,远走他乡,从伦敦到巴黎,追求他的画画梦想。他在巴黎穷困潦倒,吃尽苦头,勾引朋友的妻子导致她自杀。他对周围的一切都残忍冷酷,包括他自己。最终来到了南太平洋的一座小岛,娶妻生子,与世隔绝,终于创造出改写现代艺术史的不朽之作。可临终前却叮嘱自己的土著妻子一把火烧了自己的杰作……

上述文字是小说导读的内容,在开始阅读这本书之前你就会了解到主人公的一生,你或许会讨厌这样的人设,觉得他冷酷无情,毫无道德观念。没错,毛姆想要刻画的斯特里克兰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但请记住,他的无情不是自私,因为他对自己也这样!他所追求的是一种原始的美,一种对美的渴望与创造。这种渴望让他像着了魔一样忽视了一切的人,事,感受。我把这种状态理解为追求理想的理想主义。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追寻自己的内心,不要太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哦豁,多么耳熟能详的话,写过高中作文的你一定深谙这个道理,并且还会引经据典,阐述论证。但是人就是这样,知道不一定懂得,懂得不一定会践行。当现实中的你面对抉择的时候,早就把这些话抛诸脑后了吧。

人往往不是自己渴望成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为的人。真正的痛苦不是不去追求,而是活着求而不得,守着错误的选择煎熬一生。这种时候你有斯特里克兰的勇气吗?你可以为了曾经的梦想去舍弃安定的生活吗?或者说反过来,你能够为了平淡的生活舍弃自己追寻的梦想吗?只要遵循自己的内心,月亮或者六个便士,无论你选那种,都是幸福的,这大概是这部小说想要告诉我们的吧。

什么是生活的意义?不是看到别人画画也去画画,不是听爸爸说,听老师说,听别人说你要做什么。这些没人能真正告诉你,需要你自己满怀勇气,去探索找寻。去问一问自己的心,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回到阅读这件事。既然阅读的过程让我痛苦,那我为什么还要不断的尝试呢?爸爸妈妈老师说,你要多读书呀,腹有诗书才能写好作文。可事实证明抱着这样的心态去读书,我经历了一次次坚持后的放弃。何为读书的意义?我为什么要阅读?阅读时候的我为何无法享受其中?……我不断的拷问着自己的内心,不停的找寻思考。直到读完月亮与六便士,我以一种平静的心态,以一个局外人的目光去窥视主人公的一生,小心翼翼地走进斯特里克兰的生活。我会为他的离家出走愤懑不解,也会为他流落街头同情惋惜,我想要去探索他的精神世界,想要搞懂他的行为逻辑,想从小说的故事去思考自身,对应现实……一切都在阅读中不经意的进行。一直读到最后一页,长抒了一口气:真是,精彩!

这才是真正的享受阅读。

一本好书是值得反复阅读品鉴的,我想每年重读一遍《月亮与六便士》,这本畅销书中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