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最近「211006」
国庆回去一趟的收获还是很多的,最大的收获就是关于工作和人际交往的思考。和康哥、舅舅聊天,让我意识到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应该更加的积极一点。和谢婷的相处,让我意识到自己平时应该更加积极,更自信的与人沟通。
先说工作。 我认真的问了问自己的内心:张凯你对于目前的工作的态度和想法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按照要求完成自己该完成的工作。自己主动研究项目的想法当然也是有的,但态度就比较佛系,更倾向于把空余的时间用在算法和其他编程技能的学习。我发现,自己的内心会有一种潜意识:当前的工作只是一个过渡,做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程度就可以了。我会想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为下一份满意的工作的学习和铺垫以及更长远的个人能力的提升上。
这种态度,导致我对待工作没有刚开始的那种热情和专研的劲头。渐渐地我会意识到有点不对劲,直到回去和康哥以及舅舅交流后,才发现了问题所在。我很庆幸能够及时的认识到问题并去思考解决的方法。
人生没有“过渡阶段”,任何时期都应该认真对待。这种“过渡阶段”的心态会导致我们忽略当下生活的品质和提升自己的机会。我们不应该为了将来某个不确定的愿景而生活,而应认真的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即使不是最理想的状态,也不要亏待自己。其实也很难讲,什么样子的生活是最理想的。即使某天我们实现了曾经的目标,也会欲求不满,渴望的更多更好。这样的生活多累呀!
想通了这一点,我会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当下在做的项目上。我想,无论3年后,我是跳槽到条件更优越的公司,还是继续呆在亚信,现在的每一天,都尽力的去学习、去积累。学习项目所涉及的技术和思路,积累沟通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利用好身边的资源,提升自己的同时,回馈学到的知识和经验给工作和身边的同事。这就是我关于工作的思考。
当然,专注当下并不意味着放弃更长远的计划。算法和python还是要学的,只是我现在的态度没有那么的坚决了,因为我需要在学习中不断的思考真正适合我的和我希望从事的未来的计算机工作的方向。
再说沟通。 和谢婷相处,让我有种危机感,我觉得这是件好事。
这种危机感是关于人际交往方面的。我一直觉得,两个人相处需要不断的互相学习和进步。如果一方“领先”另一方太多,双方心理难免有些不平衡,这是很现实的问题。生活中,情侣或夫妻很多的矛盾源头都和这个道理有关。一见钟情是因为外貌,一直相伴是因为对方有突出的品质和优点。当对方在某一方面不断进步时,自己要么在另一方面亮眼,要么在同一方面不要落下太多。
有了这个思考,我会发现自己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和同事一起吃饭时,可以更加积极的去沟通,而不是闷不作声。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以前我一直拿性格当借口,拒绝和人交流,但实际上性格并不是问题的根源。从《掌控习惯》一书中,我学习到“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性格的形成”。没有天生的内向和外向,内向的人只是习惯了不去表达,如果逐渐有意识地改变这种习惯,便会塑造不同的性格。这是比较理想的思考,需要很多的努力。但当我有了这种意识开始,就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了。
就先说这么多,我去锻炼了,哈哈哈。